久草在线视频观看免费,999免费网站,国产一级区,人人干日日操,欧美在线观看黄色,高清国产一区二区,欧美亚洲日本国产

當前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網(wǎng)  ->  科普知識  -> 正文

臭氧和PAN:藍天下的“雙子殺手”

2020年04月22日 09:59:3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李禾
       本報記者 李禾

  進入4月以來,隨著氣溫不斷上升,各地的晴好天氣越來越多。藍天白云總會給人“空氣很清新”的感覺,殊不知,在風和日麗時,有兩種污染會悄悄擴散并且很難被人察覺,這就是臭氧和過氧乙酰硝酸酯(PAN)污染。

  二者都是光化學煙霧污染

  “臭氧和PAN都屬于光化學煙霧污染,即由光化學反應引起的煙霧狀污染,但兩者在來源、表征、危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眹页鞘协h(huán)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

  臭氧是一種淡藍色、有類似魚腥草味道的氣體,打雷閃電、火山爆發(fā)時,空氣中烯烴、芳香烴等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會自然生成臭氧。此外,汽車尾氣、加油站、石油化工生產(chǎn)過程中會排放氮氧化物、VOCs等,在太陽紫外線照射下會發(fā)生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辦公室里的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在工作時,也會由于高壓放電生成臭氧。

  而PAN主要來自人為污染源,其最主要的轉化來源是乙醛,它們可能來自香煙、電子煙,或者汽車尾氣、家具制造等,并且其生成過程與臭氧相似,都是由氮氧化物與VOCs在光照作用下生成!耙虼耍琍AN污染主要出現(xiàn)在城市及周邊!迸響钦f。

  一定濃度下對人和植物都有害

  臭氧在平流層中能阻擋高能量的紫外輻射到達地球,是非常重要的“保護傘”,但到了近地面,就會變成“健康殺手”。“臭氧會刺激和傷害眼睛和呼吸系統(tǒng),進入血液會損害免疫系統(tǒng),還會損傷皮膚,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白血病、皮膚癌等!迸響钦f。

  臭氧和PAN達到一定濃度后,不僅會損害人體健康,還會影響植物生長,降低植物對病蟲害的抵抗力。據(jù)了解,1943年美國洛杉磯曾出現(xiàn)過一次嚴重的光化學煙霧毒害事件,導致當?shù)卮笃瑯淞挚菟,葡萄減產(chǎn)60%以上。

  彭應登說,在光化學煙霧污染中,臭氧所占比重較大,成為了光化學煙霧污染中的代表性物質(zhì)。不過,在近地面大氣中,臭氧壽命較短,幾小時就會發(fā)生衰變,還原成氧原子。相比之下,PAN在大氣中存在時間較長,對人體健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危害比臭氧大。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huán)境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PAN的大氣壽命會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在溫度接近25℃時,PAN的壽命約為30分鐘,0℃情況下壽命約為8小時。對流層上部溫度很低,PAN在這一位置相當穩(wěn)定,壽命可達幾個月,并且會隨著氣流運動被傳輸?shù)椒秶h的地方,進而影響擴散地區(qū)的大氣光化學反應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臭氧、PAN和PM2.5污染疊加,對人體健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損害作用也會放大、加劇!迸響翘嵝颜f。

  戴口罩無法對其進行預防

  光化學煙霧污染生成的一個條件是“經(jīng)紫外線照射”,彭應登說,每年5—10月,每天10—16點是生成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高發(fā)時段!翱谡挚梢宰韪鬚M2.5,但基本無法阻隔臭氧和PAN污染,活性炭口罩也是如此。因此,在污染高發(fā)時段,市民應盡量呆在室內(nèi),鍛煉身體的時間可安排在10點之前,或16點之后。沒有陽光的陰天或雨天,臭氧和PAN污染較低,戶外活動就無需在時間、空間上做調(diào)整。”

  彭應登說,PM2.5污染的排放源和高值區(qū)域是重疊的,但PAN污染不同,高值區(qū)域會隨著風向發(fā)生變化,“比如北京上午多是北轉南風,PAN污染高值區(qū)往往出現(xiàn)在東南部的亦莊地區(qū),下午多南轉北風,高值區(qū)就轉移到了西北部的昌平地區(qū)。因此,對居住在城郊的居民來說,周邊沒有光化學煙霧污染排放源,并不意味著所在地的空氣環(huán)境就是安全的,同樣要提高警惕”。

  “目前,從全世界來看,PAN都不是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中要求進行常規(guī)監(jiān)測的考核指標,但考慮到它的危害,應在有條件的重點城市納入城市空氣質(zhì)量監(jiān)測體系,在政府實驗室、科研機構中開展更多觀測和健康研究,探討建立重污染天PAN與臭氧污染間的相關性模型等,更好地為公眾健康服務。”彭應登說。

[編輯: 王姝]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
  • 科技金融時報
舉報電話: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號 | 法律顧問:北京京師(杭州)律師事務所陳佳律師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3120240003 | 浙ICP備2024107310號 | 浙公網(wǎng)安備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