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有什么樣的教育?”“我們應該倡導一種怎樣的教育?”9月13日晚,中國計量大學黨委書記徐江榮教授在2024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發(fā)表題為《讓教育褪去華麗的外衣》的致辭,和全體新量大人共同探尋教育的本真:簡簡單單的持續(xù),寧寧靜靜的味道,自自然然的力量。我們的教育,要褪去華麗的外衣,洗去浮夸的包裝,剩下核心和本質。他希望同學們多一些鍛煉少一些游戲,多一些勤奮少一些取巧,多一些清雅少一些世俗,持之以恒,成就更好的自己。
大學是夢想起航的地方,也是施展才華與抱負的舞臺。徐江榮呼吁,教育應回歸樸素,褪去“華麗標簽”的外衣。教育的使命是雕塑人的生命,培植人的靈魂。教育不需要華麗的裝飾、繁瑣的設計、固定的標簽,簡潔本身就是最恒久的力量。教育是安靜的事業(yè),追求寧靜致遠,應該樸樸素素。教育應回歸本質,褪去“過度功利”的外衣。教育的意義不在于結果,更在于過程。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要守住本心,下苦功夫、下笨功夫、下久功夫。在這個“內卷”與“躺平”交織爭論的時代,他希望同學們腳踏實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堅定前行、戰(zhàn)勝挑戰(zhàn),在可為時代,做有為青年。教育應回歸生活,褪去“異化魔化”的外衣。生活既是教育的起點,又是教育的歸宿。教育回歸生活,就是要營造一個充滿生活氣息和生命特征的教育形態(tài),讓教育主體扎根生活,讓教育內容關照生活,讓教育方法貼近生活,讓教育活動成為生活,最終實現(xiàn)教育世界與生活世界的完美統(tǒng)一。
“精思國計,細量民生”的校訓低調樸實,卻立意高遠。如何培養(yǎng)出既能登百尺樓、摘浩瀚星辰,又能知世間暖、品生活百態(tài)的新時代青年,徐江榮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教育呼喚樸素,我們需要摒棄華而不實的包裝作秀、過度關注甚至惡意炒作;教育貴在堅守,我們需要弘揚教育家精神,提升教書育人能力;教育孕育成長,我們需要扛起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大學不是墻頭草,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教育需扎根大地而非空中樓閣!薄霸谶@個‘內卷’與‘躺平’交織爭論的時代,希望你們腳踏實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堅定前行、戰(zhàn)勝挑戰(zhàn),在可為時代,做有為青年!”……一句句接地氣、有態(tài)度、有力度的話語,既引人深思,又溫暖治愈,引發(fā)師生、校友和家長們的強烈共鳴。
“徐江榮書記的講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2024級工商管理1班蕢書晗說,經(jīng)歷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身份轉變,作為受教育者,應該走出功利學習主義的怪圈,回歸自己本心的成長,踏踏實實地向下扎根、向上成長。在書本和實踐中不斷激發(fā)自身潛能,探索更廣闊的世界,扛起新時代屬于我們青年的使命擔當!
(通訊員 宓卓慧 武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