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前一天晚上的不健康飲食行為會讓人們在第二天的工作中更不樂于助人,也更孤僻。相關(guān)研究成果發(fā)表于《應用心理學雜志》。
“我們第一次證明了健康飲食會直接影響人們在工作場合的行為和表現(xiàn)。”該研究通訊作者、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Seonghee Sophia Cho說,“眾所周知,與健康有關(guān)的行為,如睡眠和鍛煉等會影響人們的工作,但沒有人研究過不健康飲食的短期影響!
總體而言,該項研究主要圍繞兩個問題:不健康的飲食行為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嗎?如果有,原因是什么?
為此,研究人員讓97名美國全職員工連續(xù)10個工作日回答一系列問題,每天回答3次。在每天工作前,回答有關(guān)身體和情緒健康的問題;每個工作日結(jié)束時,回答有關(guān)工作的問題;在晚上睡覺前,回答下班后飲食行為的問題。
研究人員將“不健康飲食”定義為研究參與者認為自己吃了太多垃圾食品、吃得太多或喝得太多、吃了太多夜宵。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當人們有不健康飲食時,更有可能在第二天早上報告自己出現(xiàn)了身體問題,包括頭疼、胃疼和腹瀉等;也更有可能報告情緒問題,比如對飲食選擇感到內(nèi)疚或羞愧。這些與不健康飲食相關(guān)的身體和情緒問題,反過來又與人們一整天的工作行為變化有關(guān)。
研究發(fā)現(xiàn),當人們報告這些負面情況時,也更有可能報告“幫助行為”減少、“退縮行為”增加。前者是指在不必要的情況下幫助同事,比如在一項不屬于自己的任務上伸出援手;后者是指即使在工作場合,也避免與工作相關(guān)的情況出現(xiàn)。
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情緒波動較小、能更好應對壓力的人,受不健康飲食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少。他們不太可能在不健康飲食后出現(xiàn)身體或情緒問題,即便這樣報告了,其工作行為也未改變。
“我們現(xiàn)在知道,不健康飲食直接影響工作表現(xiàn)。”Cho說,“然而,沒有單一的‘健康’飲食,健康飲食不僅是指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或者吃了什么,它還受到個人飲食需求和習慣,甚至進餐時間和方式的影響!
相關(guān)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7/apl000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