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在线视频观看免费,999免费网站,国产一级区,人人干日日操,欧美在线观看黄色,高清国产一区二区,欧美亚洲日本国产

當前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網(wǎng)  ->  論壇新帖  -> 正文

遏制科技界的浮夸浮躁之風

2022年03月08日 15:41:34 來源:光明網(wǎng) 作者:韓揚眉

  “重磅!”“諾獎級成果!”“革命性突破!”近年來,類似的字眼頻繁出現(xiàn)在媒體的科技成果報道中,甚至出現(xiàn)在一些科研人員的成果描述中。

  在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看來,這種夸大式的宣傳報道是一種浮躁的現(xiàn)象,與科研工作本應具有的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氛圍是不匹配的。

  “夸大科研成果的影響力,既會誤導公眾認知,又影響學術風氣,不利于年輕科研人員成長。”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田剛直指要害。

  田剛指出,科技宣傳中的浮夸風最集中的表現(xiàn)就是夸大成果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比如,只要發(fā)表在國內(nèi)外著名學術期刊的論文,就等同于“重大突破”。

  “實際上,任何領域稱得上‘重大突破’的成果都非常難得,大多數(shù)研究是在研究中取得了有意義的進步,或是驗證前人的理論或是對已有結論的推廣!碧飫傉f。事實上,對于科研成果的夸大宣傳,很容易讓公眾產(chǎn)生盲目樂觀情緒和誤解,而大眾對我國科技真相的誤解還會影響到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長。

  田剛指出,“更嚴重”的影響是,“媒體的宣傳導向已經(jīng)影響到了學術界內(nèi)部”。過度報道干擾科研環(huán)境,使得科研人員將注意力過多放在宣傳而不是踏踏實實做好研究工作上,這極大浪費了他們的精力。

  “夸大報道帶來的聲譽甚至是直接的利益,會造成不良示范,挫傷做出了好的研究成果卻默默無聞的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碧飫傉f。

  他同時指出,過度的評獎和人才項目也是浮躁的表現(xiàn),也會造成相似的后果。“獎項是一種學術認可,要保證質(zhì)量,過多的獎項反而可能有違初衷。人才項目作為對科研人員過去工作的肯定與認可是非常需要的,但它不應該成為‘帽子’,成為永久性的待遇保障!

  田剛呼吁,科研評價權應當掌握在科學家手里,相關單位要遵守和把握科技類報道的嚴謹性,盡可能減少非學術機構組織的科技成果評比活動,遏制科技宣傳與科技界的浮夸浮躁之風,還科技界一個風清氣正的環(huán)境。

[編輯: 陳嘉宜]
(本文來源:光明網(wǎng))
  • 科技金融時報
舉報電話: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號 | 法律顧問:北京京師(杭州)律師事務所陳佳律師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3120240003 | 浙ICP備2024107310號 | 浙公網(wǎng)安備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