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月7日,新學期開學第一天,由杭州市科協(xié)主辦,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承辦的杭州科學大講堂第192講走進澎雅小學,浙江大學教授黃豪彩為該校300多名六年級師生帶去了一場主題為“魅力水下機器人”的科普講座。
作為浙大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海洋工程與技術”專業(yè)負責人,黃豪彩主要從事海洋觀測技術、潛水器技術、海洋仿生機器人技術等研究。中國在宋元明時期是名副其實的海洋大國,卻因為閉關鎖國,近百年來遭受了400多次海上入侵,是何原因?講座中,黃豪彩用自己小時候的大海夢引出話題,通過博古論今,強調(diào)了海洋的重要性和開發(fā)海洋、發(fā)展海洋經(jīng)濟、建設海洋強國的緊迫性。他告訴孩子們,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要充分認識到“海興則國強民富,海衰則國弱民窮。海洋技術強則海洋強,海洋強則中國強”的重要理念,鼓勵在座學生長大后積極投身于海洋技術行業(yè)。
黃豪彩用精煉的語言闡明了水下機器人的定義,介紹了水下機器人由能源動力系統(tǒng)、外觀結構、控制系統(tǒng)及導航系統(tǒng)等四部分組成,并講解了主要研究內(nèi)容和關鍵技術。由于水下機器人可以克服潛水人員在水下作業(yè)所遇到的困難,替代人類完成觀察、攝像、打撈和施工等作業(yè),所以它被廣泛應用在水下工程、資源勘探、科學考察、打撈救生、海洋軍事等領域,泰坦尼克號殘骸的發(fā)現(xiàn)、深海海鮮的捕撈、墨西哥灣石油泄漏的處理、馬航MH370失聯(lián)后的搜救都少不了水下機器人的幫助。
黃豪彩還從載人和非載人兩大類水下機器人入手,介紹了水下遙控機器人(ROV)、水下自助式機器人(AUV)、載人深潛器(DSV)、水下滑翔機(AUG)和混合水下機器人(ARV)等各種水下機器人,用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展示了“海馬號”“潛龍三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等我國先進的水下機器人,帶領學生們進入海洋世界領略海洋科技的無窮魅力。
講座結束后,黃豪彩與在座學生進行了互動,耐心地解答了孩子們提出的各種問題。
本報記者 葉揚 通訊員 吳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