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以“科普助安科技興安”為主題的2023年浙江省應急與安全科學技術學會會員代表大會在杭州舉行。會上,全國首個應急與安全領域的科普品牌“浙里安”正式對外發(fā)布。該品牌logo由浙江省應急與安全科學技術學會會徽和“浙里安”注冊商標共同組成,將用于安全生產、消防安全和應急管理等領域的普法與科普工作。
會上,浙江省科普聯(lián)合會會長、十二屆浙江省政協(xié)副主席周國輝向商標權人夏學民頒發(fā)了《“浙里安”商標使用權捐贈證書》。
周國輝建議,建立應急科普專家?guī),加強應急科普隊伍建設,鼓勵各方社會力量參與應急科普,強化應急科普培訓,完善應急科普資源及制度,制定應急科普預案范本,加強應急科普宣傳教育,創(chuàng)新開展應急科普作品征集展播,加強應急科普宣傳效果評估等。
當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鄭津洋應邀作了《氫能裝備風險識別與防控對策》主旨報告。他指出,中國已初步形成氫能裝備設計制造、檢驗檢測和安全評估能力,安全總體可控。既不要“談氫色變”,也不能“輕視安全”。同時,高壓、深冷等極端環(huán)境的氫能檢測監(jiān)測和評價能力亟待提高,要進一步加強臨氫材料和氫能裝備性能調控基礎研究,完善材料、零部件及系統(tǒng)性能數(shù)據,盡快補上此領域技術標準短缺的短板。
會上,浙江省應急與安全科學技術學會“科技應用與標準化”“產業(yè)安全”“科普與宣教”3個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并頒發(fā)了專委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聘書。浙江工業(yè)大學教授高增梁、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朱松強等28人被聘為浙江省應急與安全科學技術學會智庫專家。大會還頒發(fā)了第三屆浙江省安全生產科技獎。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