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少年,創(chuàng)想未來。8月12日,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浙江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指導,全國科技小記者聯盟、科技金融時報、浙江省科普作家協(xié)會主辦的全國科技小記者首屆科普創(chuàng)作大賽(浙江賽區(qū))評選揭曉。
本屆大賽主要面向小學低年級組(1—3年級)、小學高年級組(4—6年級)、初中組,作品征集內容為科普文章、科普短視頻、科普繪畫三類。參賽作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充分展現了孩子們的想象力。
蘋果為什么會氧化?氧化的蘋果還能吃嗎?在科普文章《蘋果變色的秘密》中,小記者進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實驗,通過照片和文字,有理有據地展現了蘋果放置在不同地點和經過不同方式保鮮處理后所發(fā)生的變化。這篇科普文章幫助讀者了解了蘋果變色的秘密,還能讓讀者掌握保持蘋果新鮮的小技巧。
短視頻作品《我與小黑的故事》,則展現了小蝌蚪成長的全過程,小記者通過講述自己養(yǎng)育小蝌蚪的所見所聞及遇到的困難,帶觀眾了解小動物與生長環(huán)境的關系,呼吁大家要愛護動物。
在漫畫作品《流浪者的星際之舟》中,“流浪者號”星際之舟是眾多航行于浩瀚星河的交通工具,它流連于各個太空站,把宇宙旅人送往各自想去的目的地。這幅漫畫,不僅能讓觀眾感受宇宙的遼闊無垠,也能激發(fā)大家對太空探索的興趣。
由科普創(chuàng)作、短視頻、美術等相關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從作品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兩個方面,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了評審。
在內容上,評委們主要關注作品的原創(chuàng)性、科學性、作者參與度,以及選題是否符合相應年齡段的認知;
在形式上,則從語言表達、繪畫功底、視頻質量等方面進行評判。
最終,各組各類別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和優(yōu)勝獎,大賽還評出了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優(yōu)秀組織獎。獲得一等獎的9件作品及部分二等獎作品將推薦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總決賽。
本次大賽的舉辦,為浙江賽區(qū)的科技小記者們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也為科普事業(yè)注入了新的活力。主辦單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參賽作品展現了當代少年豐富的科學知識和出色的創(chuàng)作能力,也體現了他們對生命、地球家園等時代命題的關注和思考。希望在這些優(yōu)秀小記者的帶動下,能有更多的青少年投身于科普創(chuàng)作,用他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推動科普事業(yè)和科技創(chuàng)新。
來源| 科技金融時報(記者 陳路漫/文 陳嘉宜 江英華 胡麗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