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其中提到要充分調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場館、青少年宮、博物館、科技企業(yè)等力量,確保每所學校至少有一名科學副校長,鼓勵并支持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科研院所等單位的科學家、理工科專家擔任科學副校長。
科學副校長,對浙江來說并不陌生。2023年9月,溫州市啟動科學教師隊伍建設等六大行動,聘請百位科研工作者擔任百所學校的科學副校長。2024年1月,浙江省教育廳等十四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組織1000名科學家(含科技工作者)擔任中小學學校科學副校長,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促進中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提升。相關話題一度沖上熱搜,引發(fā)廣泛關注。
加強青少年科學教育,為科技創(chuàng)新提供后備人才,是關乎未來的大事。從現實看,我國在推進中小學科學教育中,依然存在缺乏專任師資、相關場地設施以及教學方式陳舊等問題,限制了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茖W副校長的應運而生,正是為了破解這些難題,推進校內外優(yōu)質資源有機銜接,在“雙減”大背景下,為科學教育做“加法”。
科學副校長不僅可以利用自身資源和專業(yè)優(yōu)勢,幫助中小學完善科學教育課程體系,加強科學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yǎng),還能把前沿科技帶入課堂,讓科學教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更重要的是,當孩子們有機會與科學家近距離接觸,對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也會有更加具象的感受和理解。青少年時期正是樹立理想、發(fā)展興趣的關鍵期。當科學的種子撒向充滿好奇的心靈,夢想便有可能長成參天大樹。
讓科學副校長制度落地生根,并非易事。一個現實問題是,許多科研人員本職工作繁忙,如何保證科研工作與教學工作的平衡,確!百F客”成“?汀,這需要教育部門和學校有科學的規(guī)劃。一方面,要明確科學副校長的職責,讓他們有工作抓手。比如,溫州對科學副校長提出“五個一”要求,即每學期至少一次走進校園作科普講座、結對一位科學教師、參與建設一門科學課程、指導一批學生項目、與科學教師共上一堂科學課,這些舉措務實可操作,在全省得到推廣。另一方面,各地各學校還要做好科學副校長的任職保障工作,探索建立工作評價制度,做好典型宣傳等,激發(fā)科學家投身科學教育的熱情。
落實科學副校長工作,關鍵在于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探索適合自身實際的方案。浙江擁有眾多院士科學家和科研機構,有做好科學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用好這些資源,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推動科教融合,將為創(chuàng)新浙江打下堅實基礎。
在科學教育的廣袤天空,種種探索和努力,都將在孩子心中灑下夢想的點點星光。期待更多有情懷、有理想的科研人員加入,為科學教育探索更多可行路徑,幫孩子開啟通向科學世界的大門,為科技強國建設播下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