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在线视频观看免费,999免费网站,国产一级区,人人干日日操,欧美在线观看黄色,高清国产一区二区,欧美亚洲日本国产

當前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網  ->  論壇新帖  -> 正文

讓你手機成癮的不是App,而是缺乏意義的生活

2021年04月07日 10:22:3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祝杰

  如今,很多人無論何時,都要刷刷手機,不刷就覺得不安;可只要一刷上就停不下來,刷完又后悔什么也沒干,但沒過一會兒卻又心癢難耐……如果你也是如此,那么很不幸地告訴你,你很可能已經“手機成癮”了。

  既然都上癮了,那此人肯定非常喜歡玩手機吧,但事實可能并非如此。杜倫大學的研究人員伊森·尼克拉斯和瓦茲利·邁克爾近期發(fā)表的一篇論文則指出:那些天天刷手機的人,心底里可能并不喜歡這樣。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多巴胺的圈套:想要≠喜歡

  在日常用語中,“想要”與“喜歡”有何區(qū)別呢?試想,當一個人說自己喜歡一幅畫時,可能并不代表他想要買它,也許只是單純在表達欣賞和贊美。但如果他說他想要這幅畫,那他的意思就是想擁有這幅畫,其中包含了占有之意。所以,想要強調的是占有,而喜歡更多是表達欣賞。

  成癮的一大特征,就是在成癮者內心感受中,想要的程度很高,但喜歡的程度卻較低,甚至幾乎沒有。那些沉迷于酒精和毒品的人,與其說他們真心喜歡這些東西,不如說他們的大腦已經對該類物質產生了依賴,這使他們常被“想要”的沖動所驅使。而伊森·尼克拉斯和瓦茲利·邁克爾則認為,可以用這一機制來解釋手機成癮現象。

  當個體渴望達成某個目標(刷出新的短視頻、刷到更有意思的推文)時,人體大腦中的“獎賞回路”就會被激活,刺激大腦釋放出大量的多巴胺,以使人們處在興奮且愉悅的狀態(tài)?蛇@種愉悅感,并不等同于努力實現目標后的成就感。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我們刷完手機后會倍感空虛——只體驗到了興奮感,并無成就感。

  每當我們刷微博或抖音時,大腦中都會有一個期待:會不會出現新的消息或短視頻,這就使獎賞回路被激活,刺激人體持續(xù)產生多巴胺,從而使我們變得興奮,不停地把手機刷下去?梢坏┌咽謾C放下,興奮感稍一減退,人就會變得不安。為了緩解焦慮,人們希望再次獲得多巴胺,于是又點開手機……周而復始之下,這就使獎賞系統(tǒng)變得越發(fā)敏感,越來越容易被激活。從行為主義心理學角度來看,這樣的行為使人陷入了“刺激—愉悅—愉悅強化—成癮”的消極循環(huán)中。

  現代人的精神困境

  如今人們容易玩手機上癮,這一方面是由于App設計者深諳營銷心理學,畢竟只有讓使用者“難以自拔”,才能獲得更多商業(yè)利益;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反思自己,為何我們寧可沉迷在這份虛幻的快感中,也不去做自己真正喜歡且有意義的事?

  這就不得不提到“空心病”。這是一種由于價值觀缺陷導致的心理障礙,其癥狀表現為:對生活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伴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在傳統(tǒng)社會中,人們的價值觀相對穩(wěn)定;但近年來隨著社會發(fā)展速度加快,一些人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他們過去推崇的價值觀受到了挑戰(zhàn)。在信息化時代,借助短視頻等社交平臺,一些人的觀點被放大,讓我們的生活充斥著各種價值觀,這就加劇了人們的價值選擇困難。

  存在主義心理學很早就關注到現代人的這種精神困境。精神醫(yī)學專家歐文·亞隆曾說:“現代社會中,人類要完成的任務就是,在沒有外在坐標指引的情況下,找到生命的方向。”不過,一個人若想要找到人生的方向、做有意義的事,那得先回答“什么才是有意義的事?”而在這個價值多元化的世界中,這本身就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所以,也許人們對手機的沉溺,也是這種精神困境的一種反映。

  上癮也可以很積極

  現實主義療法創(chuàng)始人威廉·格拉瑟認為,上癮行為本質上是人們?yōu)榱司徑鉄o法找到愛與價值所帶來的痛苦。上癮者普遍在尋找人生價值的過程中遭受到了挫折,轉而尋求一種廉價的替代品。

  不過,威廉·格拉瑟也指出,上癮并不都是消極的,也存在積極上癮。想想那些每天練琴16個小時的鋼琴家、能風雨無阻跑幾十公里的跑者以及每天揮棒600次的棒球運動員。威廉·格拉瑟認為,光用意志力還不足以解釋他們的這種堅持,更好的解釋也許是:他們對每天進行的活動上癮了,以至于如果停止這項活動,他們會感到痛苦;一旦恢復,痛苦會隨之消失。

  但與消極上癮者不同,積極上癮者并不為犧牲的時間而感到后悔,反而認為這種投入很有價值。他們不僅能從上癮行為中獲得精神力量,而且能借助這些力量幫助自己更好地完成想要做的事。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問,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找到讓自己積極上癮的事呢?威廉·格拉瑟指出,形成積極上癮需要時間,而且無論參加哪種活動,積極上癮通常不會在6個月內形成,你必須堅定地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不過,堅持的結果也可能不盡人意,因為并非所有嘗試潛在積極上癮活動(如冥想、跑步等)的人都會形成積極上癮。

  換句話說,并不是你發(fā)現了什么事情有意義,然后才選擇堅持,而是只有當你堅持做某事一段時間后,才可能發(fā)現其中蘊含的意義,進而找到人生的方向。(作者系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

[編輯: 王姝]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
  • 科技金融時報
舉報電話: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號 | 法律顧問:北京京師(杭州)律師事務所陳佳律師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3120240003 | 浙ICP備2024107310號 |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