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0月27日至29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與溫州醫(yī)科大學聯合主辦、中國高等教育培訓中心承辦的“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2023年會暨第十一屆大學素質教育高層論壇”在溫州召開。論壇以“中國式現代化與素質教育”為主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共吸引了6.4萬人次收看開幕式及大會報告,線下來自全國140余所高校的400余位專家學者,近1300名大學生參會。
此次大會為期2天,由15場大會報告,5場分論壇、1場專題論壇、1場研修坊、2場圓桌論壇,58個發(fā)言,57所高校參加素質教育成果展。
大會當天還進行了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第三屆理事會換屆大會。與會代表審議了理事長李和章所作的研究分會工作報告,秘書長龐海芍所作的財務報告以及監(jiān)事工作報告等。經選舉,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姜瀾當選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第三屆理事長,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研究員龐海芍當選為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云南中醫(yī)藥大學校長丁中濤等22人當選為副理事長,大連理工大學原副校長朱泓當選為監(jiān)事;會議選舉產生了79位常務理事。
在大會報告環(huán)節(jié),“通識教育不能與素質教育相提并論!睆垷樢浴端刭|教育的概念辨析與體系構建》為題,強調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從教育目標、教育哲學、教育思想、教育傳統(tǒng)等多視角厘清素質教育的目的、觀念和內容。溫州醫(yī)科大學黨委書記呂一軍作題為“素質教育視閾下醫(yī)學人文教育體系構建的思考與實踐”的主旨報告,介紹溫醫(yī)大在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推進“大教育”融合培養(yǎng)等方面的實踐,分享在建成人文教育資源、形成人文教育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義遒、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副主任李智、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程靜、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黃俊杰、華中科技大學客座教授董毓也分別作了主題報告。
論壇還安排了書記校長論壇、專家學者論壇等,各高校領導,教務處、學工處、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通識教育中心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教師學生共話素質教育。在6個平行分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發(fā)展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素質教育”“發(fā)展以人為本、五育融合的素質教育”等多個議題以不同站位和視角開展深入研討。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溫州醫(yī)科大學等高校的50余位代表做專題發(fā)言。
會議期間還開設了平行研修坊、圓桌論壇及期刊主編面對面環(huán)節(jié)。董毓、臺灣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黃坤錦等與會專家分別從大學批判性思維課程教學的內容方法、美國大學通識教育實踐改革等方面展開分享交流。期間還召開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課題“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專項課題評議會,評審專家與課題負責人進行了精彩對話,點評精辟到位,引人深思。現場觀眾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在大會閉幕式上,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與溫州醫(yī)科大學完成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會旗傳遞。
(記者 徐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