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綠意盎然的校園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盛宴。上海市閔行區(qū)莘松中學特邀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超導電子實驗室的彭煒研究員擔任主講嘉賓,為師生帶來了主題為“低溫與超導”的科普講座,將科學的種子播撒在充滿希望的校園中。
趣味開場點燃科學熱情
彭煒以一杯別出心裁的“超導咖啡”為引,巧妙地將抽象的科學概念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拉近了與同學們的距離!傲孔雍诳А薄俺瑢炭А钡葎(chuàng)意命名不僅活躍了現(xiàn)場氣氛,更激發(fā)了同學們對超導世界的好奇心。
深入淺出講解科學奧秘
從溫度的概念入手,彭煒介紹了華氏溫標、攝氏溫標和熱力學溫標的發(fā)展歷史,并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絕對零度對物理學研究的意義。通過展示低溫技術對物質狀態(tài)和性能的影響,同學們對“低溫世界”有了全新的認識。隨后,彭煒通過形象的比喻和演示,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超導體的獨特魅力。
展示最新技術增強自豪感
在介紹超導應用時,彭煒重點展示了中國在高溫超導磁懸浮技術領域的最新突破。當提到我國自主研發(fā)的高溫超導磁浮工程化樣車設計時速可達620千米時,同學們深刻感受到祖國科技實力的快速提升,備感自豪、紛紛鼓掌。
展望未來播種科學夢想
活動結束時,彭煒鼓勵同學們,科學探索永無止境,也許在座的其中一位同學將來就能實現(xiàn)室溫超導的突破。他的寄語讓在場的同學深受鼓舞。
本次“低溫與超導”科普講座,是莘松中學“科學家進校園”系列活動的第一站。后續(xù)該校將邀請更多領域的專家學者走進校園,為同學們打開科學的大門,培養(yǎng)適應未來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